中房屋貸款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題 :抱兔子的中國姑娘不是蝙蝠俠
  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 汽車貸款張子揚
  15日晚,“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月球車順利實現互拍並傳回清晰畫面,其中“玉兔”仰著頭俏皮地望著它的主人的畫面通過中國電視媒體的直播傳遍馬爾地夫了千家萬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見證了全過程。
  作為中國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嫦娥和玉兔就像愛美的姑娘和它的智能寵物一樣互拍,它們傳回的帶有五星紅旗的圖片極具象徵意義,勢必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併在網路行銷許許多多的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
  此前,中國中央電視臺也曾經直播了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軟著陸票貼以及“玉兔”號月球車緩緩駛上月球錶面的全過程。
  連續兩天直播的背後,折射的是一個國家看待科學態度的巨大變化。過去中國人習慣於“報喜不報憂”,而今天他們早已告別“輸不起”的心態。不懼失敗、容忍失敗、讓科學回歸科學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共識,這也為今日嫦娥登月之成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連續兩天直播的背後,也反映了一個國家在科學方面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月球探測是一項非常複雜且具高風險的工程。在此之前,世界上共進行了129次月球探測活動,成功率僅有51%。而如今,當人們看到“嫦娥”輕盈降落,“玉兔”款款地在月表烙下中國印跡時,這一切仿佛都在中國航天人的掌控中。
  這一幕鼓舞了電視機前的中國人,卻讓一部分西方媒體五味雜陳。有西方媒體感嘆美國航天事業處於“垂死”狀態,預言這將為中國成為全球航天技術的領導者打開一扇窗口。
  此番論調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最近在中國大陸熱播的一部好萊塢大片《地心引力》,該片主人公最後的救命稻草是來自中國的“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給人以 “中國又一次拯救了世界”的感覺,這讓看慣了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超人等拯救世界的美籍英雄的觀眾一時難以適應。
  該片導演阿方索卡隆在解釋影片中增加中國元素時解釋說:“拍攝這部電影,我需要完整的體現太空中的元素,但現在太空中的元素真的很少,只有美國、中國、俄羅斯有自己的空間站,所以必須體現到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
  阿方索卡隆道出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不僅是美俄之後第三個獨立發射組裝空間站的國家,如今也是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
  但是,在現實語境中,阿方索卡隆的影片的確讓人浮想聯翩。前蘇聯的最後一次探測器登月距離今天已經過去近四十年,美國也早已退出登月計劃,而中國似乎“眾望所歸”地成了拯救“垂死”的人類登月計劃的英雄。
  那麼,中國真的能拯救世界嗎?早在四年前,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就曾以此作了一期封面文章,其封面是一隻熊貓正拿著打氣筒給癟了的地球打氣。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如今在很多國家眼中、或者是他們所希望的角色定位。
  但是,中國的科學家對此卻有著清醒的認識。中國與美國的差距不僅僅是這四十年,還隔著一群“阿姆斯特朗”。 1979年鄧小平訪美期間在參觀林登·約翰遜航天中心時曾笑稱美國宇航員為“神仙”,如今“嫦娥”三號雖然已經登月了,但中國真正的“神仙”卻還沒到過廣寒宮。
  “登月”是這個時代賦予中國航天人的使命。正如鄧小平所說:“過去也好,今天也好,將來也好,中國必鬚髮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登月,是中國具備一定綜合國力後水到渠成之事。今天中國所做的,是美俄四十年前已經做過的事,卻也是中國人邁向深空探測不得不跨越的一座高峰。
  中國有太空探測的雄心和決心,但卻沒有野心。那種認為中國將獨霸太空或者獨自拯救世界的觀點,是對中國的深刻誤解。在中國的文化中更強調的是集體的力量,而不是西方的蝙蝠俠式的個人英雄主義。
  那些鼓吹“天宮”亦或“嫦娥”拯救世界的人應該意識到,嫦娥不是蝙蝠俠,而是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們一度想尋找的“抱著大兔子的中國姑娘”。
  這個可愛的“兔女郎”無法獨自拯救世界,但她亦不會在為人類造福的行列缺席。完  (原標題:嫦娥三號:抱兔子的中國姑娘不是蝙蝠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pkdeupzg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